“這本所謂的《蝴蝶·豌豆花——中國經典童詩》已經銷售一年了,銷量一直很好?!比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很無奈地說。金波所面對的是一本仿冒書。其實這并非孤例,在童書市場,暢銷童書不少都被仿冒,這令不少出版機構叫苦不迭。(據12月19日《北京日報》)
據悉,對仿冒圖書,出版機構大多有苦難言,因為這些圖書都有書號,都出自正規出版單位。即便仿冒并不等同于盜版,而是局部元素會進行改動,但整體視覺效果看上去極為相似。如此,不僅會誤導消費者,帶來選書困惑,更未嘗不是對原創作者及出版社的利益侵害。更不容忽視的是,自家圖書被仿冒,是目前國內童書從業者暫難擺脫的職業痛點。
以媒體報道的耕林童書館引進出版的立體玩具書《好多好多的交通工具》為例,在市場上賣得好的仿品至少有6個版本,盡管這些書沒完全照搬,而且換了顏色、畫法,但責任編輯一眼就能看出來是仿冒書。值得注意的是,和原創童書相比,仿冒書價格便宜很多,這直接會導致那些堅持原創和創新的出版社受到極大損失,乃至造成“劣幣驅逐良幣”。
對于上述現象,不能對其縱容,有效遏制很有必要。一方面,應建立起監督舉報機制。有專家就建議,應采用舉報制和CIP中心(出版物數據中心)管控“雙管齊下”的方式,對此現象予以遏制。當然,這也需要工商稅務、文化主管部門等強化聯合監管與執法。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書名雷同或相似度80%以上的,就打回出版社自查、他查,也值得運用。
另一方面,也應發揮好行業自我凈化的作用。仿冒書價格便宜很多,有的內容也不靠譜,比如,有的將林徽因的《人間四月天》選入童書,而其根本就不是童書,這顯然是對小讀者的不負責。對此,行業自身當認清問題產生的根源,通過強化自律,祛除行業存在的問題,讓質量低劣、粗制濫造的產品沒有市場,這也是對兒童讀者的負責。
再者,家長在購買童書時也應增強防范。比如,要認定品牌出版機構,還要看圖書獲獎情況。有專家建議,如國際安徒生獎、凱迪克圖畫書獎、信宜圖畫書獎等獲獎圖書,品質都是有保證的。同時,也應注意,切莫只迷戀價格。誠如前述,和原創童書相比,仿冒書價格便宜很多,但其內容卻有可能不靠譜。對此,家長購買童書當警惕些。
暢銷童書不少都被仿冒,終歸是童書市場亂象所致??梢哉f,少兒圖書的內容質量關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隨著國內兒童閱讀需求上升,童書市場逐漸擴大,與之相伴的粗制濫造、內容失格、仿冒等問題,亟待引起重視并加以有效破解。這也正需要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合作、聯動監管,凈化童書市場環境,讓兒童放心閱讀。(楊玉龍)
聲明:本網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來源四川文明網
編輯:楊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