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明網綿陽訊(江油市文明辦)日前,江油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系列公益課程體驗活動。目前,已有500多名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參加活動,體驗了扎染剪紙及陶藝等傳統技藝,上了一堂堂生動的文化技藝傳承課。
從2020年9月起,每周末,體驗活動如期開展,陶藝教師楊巧、扎染教師袁麗、剪紙教師任智歆耐心指導?;顒蝇F場,孩子、家長、老師齊動手,一塊塊藍布,一張張白紙,一團團陶泥,在剪刀飛舞,藍染料翻轉、機器帶動轉盤旋轉時,一件件有趣的扎染、陶藝、剪紙作品在手中誕生。通過這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孩子們獲得了有價值的傳統文化教育,還制作出了自己的藝術作品。
據江油市教育和體育局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剪紙是我國特有的民間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紙就讓生活的藝術得以展現。當童心在紙端跳躍時,同學們基本掌握了“折、畫、剪”的小竅門,剪出了一個個形態各異的剪紙作品。靛藍在布上開花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扎法豐富的手工藝術,它把線、布、植物染料、水四者巧妙融合,以獨特紋路展現扎染工藝的魅力。同學們體驗扎、染、氧化、拆、晾曬等過程,創作出了獨一無二的手帕圍巾等扎染作品。陶藝承載著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是介于雕塑、繪畫和建筑之間的一種新文化表達形式。當智慧在指尖流轉時,在老師的指導下,隨著機器低鳴帶動轉盤旋轉,孩子們雙手微微施力,精心制作,一件件陶藝作品從孩子們手中誕生。下一步,江油市教體部門將繼續開展這類生動的文藝傳承課,讓孩子們體驗傳統工藝品的意義和樂趣,為推進“非遺”等傳統工藝進校園作出貢獻。(袁麗 記者 田明霞 文/圖)
編輯:張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