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來了
商超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到2020年底
在部分區域、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到2022年
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有力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
●到2025年
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治理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研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到今年底,成都市城市建成區的商超、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外賣、展會活動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成都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12月16日,成都發展改革委和成都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印發《成都市加強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即日起成都市將按照“分類實施,有序推進”的原則實施部分塑料制品禁用、限用行動。
成都發布“限塑路線圖”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史上最強限塑令”。成都此次出臺的《方案》是成都版“史上最強限塑令”。
《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在部分區域、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有力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回收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治理體系基本形成,替代產品研發應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哪種塑料制品被禁止生產和使用?《方案》有明確規定。比如,到2020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全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規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
鼓勵探索“公眾限塑積分獎勵”
《方案》鼓勵探索“公眾限塑積分獎勵”“商超限塑價格調節”“購物筐(車)低價租賃”等模式,引導社會各界禁限塑料制品。
此外,成都要求公共機構帶頭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加大對符合標準環保綠色產品以及循環再生辦公用品的政府采購力度,減少一次性中性筆等塑料辦公用品使用。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公共機構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到2022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全市所有公共機構。
在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成都將開展企業綠色管理評價和商品包裝適宜度分級評價,采取差別化管理措施。成都還將實施企業法人守信承諾和失信懲戒制度,將違規生產、銷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為列入失信記錄。
實施替代產品應用推廣行動
限用禁用塑料制品以后,如何保障生活的便利度?《方案》提出實施塑料替代產品應用推廣行動,加強重點場所、重點領域塑料替代產品推廣。例如,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購物袋,鼓勵設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裝置,方便群眾生活。
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竹漿紙一次性杯子餐具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產品。
在重點覆膜區域加強農膜科學使用技術指導,推廣秸稈覆蓋、果園生草覆蓋等農膜減量替代技術,結合農藝措施試驗示范全生物可降解地膜。
同時,成都將加大塑化劑降解、微塑料高效清除、廢舊塑料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力度,研發面向不同用途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提升替代材料和產品的性能。(全媒體記者 蔣君芳 吳亞飛)
編輯:楊均
相關推薦